找到相关内容571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入唐求法:铸造新罗僧侣佛教人生的辉煌

    青州及淄州长山县均有新罗院,相信那里的新罗僧人也不会少。但是,由于唐武宗的毁佛,圆仁会昌五年九月路过时,“本意拟住赤山院,缘州县准敕毁拆尽,无房舍可一居,大使处分于寺庄中一房安置”。可见,由新罗人建立,...

    拜根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32767564.html
  • 台密史略考

    僧圆载能去天台山,并按留学僧的待遇,发给5年衣粮。日本朝贡大使“对见之日复奏,勅全不许。后复重奏,遂不被许,此愧怅者”(同上)。  圆仁不甘心与日本遣唐使一起回国,在楚州(今江苏淮安),便“与新罗译语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13868251.html
  • 论唐初三帝的宗教政策——隋唐五代宗教政策研究之二

    ,不知前后。皇太子遣率尉迟绍宗、副率王文训,领东宫兵千余人充手力。勅遣御史大夫李乾祐为大使,与武侯相知检校。帝将太子后宫等,于安福门楼手持香炉,目而送之。甚悦。衢路观者数亿万人。”后又到慈恩寺参加度僧...

    王洪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35368774.html
  • 满谦法师:佛教的国际交流

    大使,请示佛陀,佛陀借机开示阿难,跋祇国不能侵损的七个理由,雨势听后便放弃攻打跋祇国,阻止了一场战争发生;从其中我们可以见到佛陀以“七不衰法”(注1)智慧之喻,巧妙的化解了一场两国间的血腥战争。  ...代表、常驻联合国大使、以及国际非政府组织代表共同研讨“宗教信仰对世界和平的贡献”、“保护人类基本宗教尊严”以及“一个顶级的跨宗教咨询组织在联合国所应该扮演的角色”等议题;包括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...

    满谦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84570741.html
  • 荷泽神会传研究

    怀仙遣  兵追及,朝义自缢,因取其首以献,河北悉平。因又  加仆固怀恩太子少师,充朔方都知兵马使,同节度副  大使……。高辅成太子少传,兼御史中丞,充河北副  元帅,都知兵马使…… (《旧唐书》壹贰壹...

    吴其昱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541371076.html
  • 元朝的崇佛及其相关的乐舞内容

    曾遣大使至印度,赠摩哈美德王男女奴婢及珍宝货物,欲得王之允许,在喀拉乞尔(Karachil)山麓萨姆哈尔(Samhal)地方重建佛寺等等。[29]因而,当时有“宋朝宫殿元朝寺”之说。如此畸形发展的现象...

    王福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6520176960.html
  • 当代台湾佛教的荣景与隐忧

    ,其中还有不少人信了天主教。举凡教会举办的活动,如圣诞节、圣体游行,都能得到地方充分的配合;教廷驻华大使视察教务时,更是盛况空前、万人空巷。”   “但再经数年,情况却全然改观。没有多久,本堂、分堂...

    昭慧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313179496.html
  • 殖民初期日僧来台转赴福建的活动

    帝国政府虽希望清政府正式答复,然为清国计,不特别指定答复之日期。并曰:帝国政府提出上述要求之另外理由,不仅为保障中国版图之完整,并且可保全日本国之新领土(台湾)。  训令日本驻北京大使向清廷提出福建“...

    阚正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22980963.html
  • 变革社会中的社会心理:转换、失调与调适

    又兴奋点趋于一致,社会利益群体的利益摩擦激化,大众传播媒介将社会情绪“聚焦”,改革的步子过大使社会心理难以承受等等特殊情景中,社会心理加速碰撞而形成的群体放大。这两类群体放大,都会使社会心理失衡具有...

    叶小文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8325388985.html
  • 斯里兰卡佛教之我见

    故事,给学生一些行为举止的教育,被视为学生德育教育的一部分。结业时还举行仪式,发给证书和奖品。学生的家长和亲友及周围的居民也来参加,还邀请一些知名人士来讲话、发奖。笔者在驻斯使馆工作期间曾多次同大使、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19205590021.html